今年年初,一場疫情迅速席卷全球,很多人遭受了病情的折磨。為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國內外很多城市都關閉了室內公共活動場所,包括商場、寫字樓、電影院等等。為保障企業繼續正常經營,很多企業安排員工居家辦公。
而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城市都已恢復了正常秩序,但對于疫情后,是否應該回歸辦公室工作,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給出了不同看法。
世界各地的工人、老板、房東和政府都在論證辦公室是否過時,并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大約84%的法國上班族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但只有不到40%的英國人如此。有公司高管認為,員工可以永遠在家辦公,也有人表示,在家工作“很消極”。
當一些上班族夢想著沒有通勤和高級經理的樂觀未來時,另一些人則擔憂晉升、工資和工作保障。
但更重要的是,這場疫情揭示了有多少辦公室能作為20世紀的遺產保存下來。
新冠疫情將促進早就該進行的技術和社會變革。公司需要調整來適應這種零星通勤的模式,政府無需抵制變革,而是要更新過時的就業法律,并開始重新規劃城市中心,重新規劃適應新用途,包括公寓和娛樂設施。
相比不少西方國家在疫情后允許企業員工永久居家辦公(推特),國內市場方面,疫情得到控制后,大多數企業依然采用疫情前的辦公方式工作,根據員工的工作性質和內容來安排崗位是否到辦公室上班。
有些崗位可能需要每天到辦公室打卡上班,但有些崗位則可以不打卡上班,如銷售人員,根據業績來進行薪資結算,老板更希望銷售每天都能和不同的客戶對接,談成生意,而不是在辦公室中給客戶打電話。
來源:湘湘帶你看社會
寫字樓夜間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暗含危機住房租賃市場與房地產信托發行雙雙升溫上海辦公室出租遇到瓶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高力國際發布季報 成都甲級寫字樓受青睞廣州二季度寫字樓市場大宗交易總成交金額9.77億如何辨別寫字間出租信息的優劣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修訂后的《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深圳寫字樓空置率上漲的原因分析